在 “双碳” 目标引领下,绿色建筑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。博源建筑公司较早布局绿色建筑领域,通过推行绿色设计、采用绿色建材、实施绿色施工等全流程管控措施,打造了一批节能、环保、健康的绿色建筑项目,引领着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绿色设计理念先行,构建低碳建筑体系
博源建筑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于项目规划设计的全过程,通过优化建筑布局、采用被动式设计策略、整合可再生能源系统等方式,从源头上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环境影响。
在建筑布局优化方面,公司充分利用自然条件,通过日照模拟、风环境分析等技术手段,确定最佳的建筑朝向和间距。在某住宅小区项目中,通过 BIM 技术模拟不同楼栋布局下的日照时间,最终采用 “南低北高” 的行列式布局,使所有住宅的日照时间均达到 3 小时以上,较传统布局增加 1 小时,同时优化了小区的通风环境,夏季平均温度降低 2℃,减少了空调使用时间。在商业建筑设计中,采用 “中庭 + 天井” 的布局,利用热压效应实现自然通风,通风效率提升 40%,年节约空调能耗 25%。
被动式设计策略的应用是绿色设计的核心。博源建筑在多个项目中采用了高性能围护结构、自然采光、雨水收集等被动式技术。例如,某办公楼项目采用三层中空 Low-E 玻璃幕墙,传热系数低至 1.8W/(m²・K),较普通玻璃降低 50% 的传热损失;屋顶安装 1.2 米深的植被屋面,不仅隔热保温,还能吸收雨水、净化空气,使屋顶的隔热性能提升 3 倍。通过这些被动式设计,项目的供暖空调能耗较常规建筑降低 60% 以上,达到国家一星绿色建筑标准。
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整合进一步提升了建筑的低碳性。博源建筑在项目设计中因地制宜地融入太阳能、地热能、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。在某酒店项目中,屋顶安装了总容量 200kW 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,年发电量 25 万千瓦时,满足酒店 15% 的用电需求;同时采用地源热泵系统进行供暖和制冷,较传统空调系统节能 40%,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200 吨。在南方某项目中,利用空气能热水器满足酒店的热水需求,能效比达 4.2,较电热水器节能 75%。
绿色施工全面推行,减少施工环境影响
博源建筑创新推行绿色施工管理模式,通过采用环保施工工艺、加强施工过程污染控制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,将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。
在噪声污染控制方面,公司采用低噪声设备和隔声措施,对混凝土搅拌机、切割机等强噪声设备安装隔声罩,在施工现场设置高度 2.5 米的隔声屏障,将施工噪声控制在 70 分贝以下。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,夜间 22 点至次日 6 点不进行产生噪声的作业,确需施工时办理夜间施工许可,并提前告知周边居民。在某医院附近的项目施工中,通过这些措施,周边环境噪声较常规施工降低 15 分贝,未收到一起噪声投诉。
扬尘污染控制是绿色施工的重点。博源建筑在所有项目中实现了 “六个 100%”:施工现场 100% 围挡、裸土 100% 覆盖、出入车辆 100% 冲洗、施工道路 100% 硬化、拆迁工地 100% 湿法作业、渣土车辆 100% 密闭运输。同时引入智能化扬尘监测系统,实时监测 PM2.5 浓度,当浓度超标时自动启动雾炮机和喷淋系统。某市中心项目采用这些措施后,施工现场 PM2.5 浓度较周边环境低 20%,成为当地绿色施工的示范项目。
施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成效显著。公司在施工现场设置废弃物分类回收区,对钢筋头、废木材、混凝土块等进行分类回收。废钢筋经切割、调直后用于制作预埋件和临时支撑,利用率达 80%;废木材经粉碎后作为模板脱模剂的载体,节约了化学脱模剂的使用;混凝土块破碎后作为路基填料和临时道路基层,某项目利用建筑垃圾 5000 吨,节约天然砂石 3000 吨,减少垃圾外运 150 车次。
绿色建筑运营维护,提升建筑全生命周期价值
博源建筑不仅注重建筑施工阶段的绿色环保,更关注建筑运营阶段的节能降耗和健康舒适,通过智能化运维管理,提升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价值。
在建筑节能运维方面,公司为大型公共建筑配备了智能楼宇控制系统,对空调、照明、电梯等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优化调度。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度、光照强度、人员密度等参数,自动调节空调温度和照明亮度,使公共区域的能耗降低 20%。某购物中心采用该系统后,每年节约电费 80 万元,空调系统的故障率下降 30%。同时,定期对建筑的围护结构、设备系统进行节能诊断和改造,某办公楼在运营 5 年后进行节能改造,更换了高效节能灯具和变频水泵,能耗进一步降低 15%。
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运营阶段的重要环节。博源建筑在项目中设计了完善的雨水回收和